2021.11.30
vol 005 報馬仔 NEWS
經歷一整個夏天的跌宕,臺灣的表演藝術演出總算在入秋之際逐漸恢復正常...

演出逐步重啟,藝術創作持續不懈,消費復甦有待觀察

經歷一整個夏天的跌宕,臺灣的表演藝術演出總算在入秋之際逐漸恢復正常。自七月底藝文場館重新開放後,各種室內、外的演出於八月慢慢復甦,許多因疫情延後辦理的節目,和原訂秋天上檔的節目匯流後一湧而出,加上新一波受政策鼓勵將藝術參與線上化的趨勢,又九月底室內展演空間取消梅花座後,讓過去三個月來的臺灣藝文活動好不熱鬧。但從整體票房觀察來看,民眾疫情後參與藝文活動的踴躍度似乎還沒完全回溫。究竟是因為疫情後藝文消費相對於餐飲、旅遊一時之間仍排在較低的順位,還是整體消費行為有結構性的改變,還需要更多觀察。

 

今年臺灣馬戲領域最引人注目的線上演出應該是舞鈴劇場以5G技術直播4K畫質之《VALO 首部曲──阿米巴 Amoeba》,同時也是臺灣在疫情期間第一波嘗試對線上演出進行售票的節目之一。本次演出舞鈴劇場和華碩雲端合作,強調以「以多視角互動模式,創造出有別於傳統線上演出的體驗,踏出『沈浸式虛擬劇院』第一步」,以及「透過現代科技將虛幻動畫結合現場演出」。該場演出於九月18日在臺南文化中心進行現場直播演出,主要以分割鏡頭的方式,同時呈現不同遠近、高低的視角,的確是目前線上演出較少見的方式,但並沒有其他互動機制。令人期待舞鈴劇場在「沈浸式虛擬劇院」的發展路線上,後續還會有什麼的突破。

 

秋天一向也是各大戶外藝術節的旺季,今年的臺北街頭藝術嘉年華「街藝進行式」於十月23、24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的戶外空間舉行,由楊元慶策展,超過三十組動態街頭藝人演出和約六十組靜態展演。雖然活動期間天氣不穩定,但仍有許多民眾手持雨傘欣賞演出。另外也開設街頭藝人的專業工作坊給擁有雙北和基隆街頭藝人證者報名,由導演楊景翔和自媒體「一百種理想」的經營者威廉爸授課,主題分別為「角色與口語傳達」及「自媒體經營」。

演出恢復之際,也有許多精彩的劇場演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躍升計畫」邀請體相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李名正及福爾摩沙馬戲團副團長陳冠廷,分別為大三及大四班的同學編排作品《12》及《走進那時刻》。《12》由畫作《最後的晚餐》出發,以豐富而精細的燈光,巧妙運用了舞台空間,特別是裸露的後舞台牆面和光影切割出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十二位大三同學嘗試掌握現代舞為主的肢體技巧也可圈可點。《走進那時刻》則由「走路」的概念出發,以特技的身體語彙探討馬戲表演者面對技巧養成、演出成敗的心理狀態。其中一段由蔡宏義行走於全體表演者肩上的段落,以及劇末艾安德以晃管呈現表演者在失敗、堅持、猶疑、嘗試間的行動張力,可以說是整晚演出最動人的時刻。

而隸屬於戲曲學院的臺灣特技團,則和曉劇場導演鍾伯淵合作,在桃園鐵玫瑰藝術節演出紀錄劇場作品《薛西弗斯大明星》。演出從特技團中十位團員的生命經驗取材,以現場演出搭配團員和導演問答的紀錄影像,帶出特技演員的個人生命史,包括家庭、特技訓練,以及專業表演者的身分如何影響他們看待自己,也部分觸及表演者對社會議題的想法,例如同性戀、疫情下的公衛政策等,也因此在表演上大量使用語言。導演試圖在挖掘個人內在的同時,將他們與社會歷史脈絡相互映照,尋找每個人身上薛西弗斯的大石。劇末由全團二十多位團員共同完成的即興演出的框架,讓特技表演者的舞台身分具體現身。可惜許多嘗試與設計,更接近於劇末全體齊聲的吶喊──震耳欲聾,但卻捕捉不到發聲/發話的對象為何。

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演出是圓劇團的作品《狂想洪通》。在這個導演林正宗描述與2018年衛武營馬戲平台前期發展完全不同版本的演出中,舞台由竹子搭起、蓋著五色帆布、如戲台又如廢墟般的場景,成為六位馬戲演員和騎著三輪車的李俊陽的「秘密基地」。演出項目包含身體特技、大環、物件操弄、高蹺、高空表演等。演出團隊將洪通筆下描繪的人物、日常與自然圖騰,轉化成身體表演、光影戲與不同的視覺畫面。演出中大量使用民間的日常物件,例如竹藤、軟簳仔、竹篩、綠紗網、茄芷袋等,甚至進一步組合成不同形象,試圖以趣味、幽默的風格,串連創作團隊眼中洪通狂想世界的元素,例如表演者崔哲仁在四肢綁上蹺腳,身體覆上竹篩,化身成一隻蚱蜢,又如將大環拆解,連結成一條彎曲的鋼條,放上原本蚱蜢的頭後,彷彿變成一隻龍。整個演出中巧思多,也饒富趣味,但缺乏更大維度的結構,以及民俗美學輻射出物件和身體、文化的脈絡關係。值得一提的是,表演者李承漢與崔哲仁長期與導演林正宗參與民俗身體文化的田野調查,累積出和其他表演者截然不同的身體質地與厚度,令人相當驚豔。

圖說:《狂想洪通》演出中大量使用民間的日常物件,甚至進一步組合成不同形象,例如表演者在四肢綁上蹺腳,身體覆上竹篩,化身成一隻蚱蜢。

 

文字|余岱融